“民企开拓市场不仅需要质量过硬的产品,更需要优质的服务。”“民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自主创新,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6月3日,在由中国交通报社、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举办的全国公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民营企业代表达成这样的共识。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交通运输也迈上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交通运输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充满机遇,民营企业舞台广阔、大有可为。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公路局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强化公路建设市场监管信息化手段、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公路建设市场督查、推进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创新等服务与监管举措,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营商环境。在公路行业,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广度和深度逐年提升,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为推动公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在主旨发言中表示,民营企业推动公路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对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更加重视多样化、高质量需求,全面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要对标适应科技和产业新变革的要求,加快推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要对标生态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的要求,努力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他建议,公路民营企业要勤练内功,广纳贤才,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更加重视安全与服务,倍加珍惜企业信用,继续积极投身公路建设和养护市场。
在拓展国际市场上,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欧美非处处长张鸿斌介绍了近年来公路交通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她建议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民营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时,要遵守市场原则,诚信经营,充分评估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风险,实现本土化经营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我国推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清理地方债等措施,贷款修路模式不可持续,这对民营企业投资高速公路建设敞开大门,是难得机遇。另外,随着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全面实施,公路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空间和潜力很大,未来仍保持快速增长。还有国家推进放管服改革,实行公路养护市场化。这些对民营企业来说都是机遇。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结合公路建设、养护、路政、运营等方面易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从依法追责的角度阐述公路高质量发展之道。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兴华、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施继梅、河南锦路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万里结合各自企业发展历程,分享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典型经验。



















